![]() |
傅彦青 | 硕士生导师 |
正高级工程师 | ||
研究方向-结构工程 | ||
注册焊接检验师,北京科委、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河北省科技项目评审专家,中国科协及北京市科协工程领域评审专家,河北雄安新区建设工程评标专家,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审查专家,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国家技能大赛裁判员,《焊接技术》杂志编委。兼任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副秘书长、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结构焊接与连接分会秘书长。 在中冶建筑研究总院一直从事钢结构材料、焊接工艺、先进检测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与标准化工作,在耐候钢、复合钢等高性能钢应用技术、箱板装配式钢结构、TOFD及智能化检测技术等方向取得系列成果。主持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耐候钢—不锈钢复合钢板制备及应用关键技术研究(2022YFB3706403)”及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原复杂环境高性能桥梁钢板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2022YFB3706400)”多项任务,主持北京市2024年度科技服务业专项支持科技服务业企业效能提升项目“机器人智能焊接与焊缝远程无损检测技术研发”和中冶集团2024年非钢重点研发项目“异型钢结构稳定性能及直接分析法研究和应用”课题,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钢结构构件智能化制造技术研究与示范(2017YFC07037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含焊接缺陷不锈钢结构节点疲劳性能退化机理研究(52078508)”、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海洋建筑结构用不锈钢钢筋开发与应用技术研究”、“高性能细晶粒钢筋的规模化生产及应用关键技术”、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钢结构民用建筑高性能结构钢成套应用技术研究与示范”、五矿科技专项“钢结构智能建造人机共融关键技术”、中冶集团重大研发项目“钢结构智能高效焊接技术研究”等多项国家及企业重大研发项目。 主参编《钢结构焊接标准》GB50661、《钢结构施工标准》GB 50755、《钢结构现场检测标准》GB/T 50621、《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 82、《闭口型压型金属板》JGT 363、《城市轨道交通附属广告设施结构技术规程》T/CECS 702、《光伏组件屋面工程技术规程》T/CECS 902等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40余部,参与出版专著5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申请获批专利36项,著作权12项。荣获中国专利银奖和优秀奖各1项,其余省部级二等奖以上18项。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13号
京ICP证13042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