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晓东 | 硕士生导师 |
正高级工程师 | ||
研究方向—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 | ||
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国家公路工程检测工程师,首批全国防腐蚀工程检验检测师。现任中冶检测总工程师;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结构质量安全检测鉴定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抗震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理事;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文物建筑检测鉴定与抗震评估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冶金建设协会建筑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科技部科技评审专家;北京市科技评审专家;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质量监督与检测分会工程质量检测专家;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评审专家。 作为课题负责人负责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既有工业建筑灾损评估及加固修复技术研究(2016YFC0701306)的组织与实施,课题针对工业建筑火灾特点,研究了火灾蔓延规律、火灾后结构性能检测与评价方法;针对工业建筑震害特点,研究了工业建筑抗震性能及震损结构加固方法,形成多项创新成果。作为课题负责人负责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新能源典型风机基础环锚固的无损检测及失效机理研究(Z171100002217088)的组织与实施,该课题对风机基础缺陷形式进行分类汇总,针对风机基础大体积、干扰介质较多的特点,对已有的无损检测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和功能扩充。通过试验室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模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基础环锚固失效原理。一直从事建构筑物检测鉴定、工程质量事故处理、以及相关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与技术推广工作。负责完成国家特重大事故江西丰城电厂三期扩建工程冷却塔坍塌鉴定等各类检测鉴定项目300 余项。 作为主要编写人,参与《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GB50114-201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工业建筑)、《核电厂建构筑物维护及可靠性鉴定标准》(GB/T 51323-2018)、《核电厂钢板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GB/T 51340-2018)、《建筑金属板围护系统检测鉴定及加固技术标准》(GB/T51422-2020)等6本国家标准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与中国钢结构协会的10本团体标准的编制工作。围绕建构筑物和设施设备的安全诊治、建构筑物灾害防治研发了多项核心技术,成果获中冶集团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两项,获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一项,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获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安全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获安徽省交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发表学术论文30 余篇,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家专利授权8项。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13号
京ICP证13042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