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研发 - 科研平台
中冶预应力工程技术中心

一、工程中心简介

“中冶预应力工程技术中心”成立于2003年,近20年,中心积极开展技术研发与新技术推广应用工作,打造了一只充满活力的科研团队,形成了浓厚的科研氛围,已经拥有多项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与专利技术。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特别是在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大跨度预应力钢结构领域、既有结构预应力性能提升等方面已经成为国内技术领先的专业研究中心,也逐渐成为国内预应力技术推广和技术交流的专业平台。

二、 主要研发方向

1、缓粘结预应力技术研发及推广

中冶预应力工程技术中心研究开发了缓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研制了缓粘结粘合剂,设计并建成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生产线,年生产能力5000吨/条。进行了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系统的试验研究,拥有相关专利13项。主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行业标准《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专用粘合剂》(JG/T370-2012)、《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JG/T369-2012)和《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87-2017),获得国家级工法“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梁、板、柱)施工工法”,“缓粘结预应力技术”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全国建设行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已经在机场候机楼、体育场馆、展览中心、办公楼、筒仓等100多项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应用,并已经在铁路、公路桥梁中推广应用。

图1 鄂尔多斯机场缓粘结预应力技术

2、 大跨度预应力钢结构技术研究与应用

预应力技术应用在钢结构中可提高结构跨度、减小结构自重,中冶预应力工程技术中心对索网结构、预应力张弦结构、悬索结构、弦支穹顶结构、索穹顶结构、张拉整体结构都有深入的研究,对预应力空间结构的找形与找力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完成了天津梅江会展中心、烟台体育中心多功能馆、吉林速滑馆、北京世园会比利时馆等多项重点工程大跨预应力钢结构设计和施工,在预应力钢结构理论和工程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图2 天津梅江会展中心预应力钢结构技术

3、 既有结构预应力性能提升技术研究与应用

中冶预应力工程技术中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预应力结构检测评定技术,开发了预应力结构改造成套设备和预应力静力截断技术,主编住建部行业标准《建筑结构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规程》JGJ/T279-2012和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预应力结构诊治技术规程》(在编),完成隆福大厦预应力检测评定和预应力改造加固、华为杭州生产中心预应力工程检测与改造等多项预应力工程的检测评定和性能提升。

图3 隆福大厦预应力检测评定与改造

三、学术交流活动

预应力工程技术中心与中国钢结构协会预应力分会联合,每2年举办一次“全国预应力结构理论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并出版学术论文集,已经成为国内科研、设计、施工、检测、产品开发等预应力专业领域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

四、发展方向

在技术定位上,中冶预应力工程技术中心仍将保持原来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和预应力钢结构技术在国内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开展既有结构预应力性能提升技术研究,结合建筑工业化发展趋势开展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和应用。

在发展方向定位上,中冶预应力工程技术中心要立足集团,面向全国,成为国内有一定社会影响的预应力专项技术研究与成果应用的平台,并创造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33号

邮 编:100088

电 话:010- 82227901

传 真:010- 62225514

邮 箱:shangrenjie@aliyun.com

联系人:尚仁杰

网站首页| 通知公告| 企业简介| 协会学会| 核心期刊| 企业邮箱| 联系我们
电话:8610-82228001 传真:8610-62225969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33号 邮编:100088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13号

京ICP证13042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