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研发 - 科研平台
国家环境保护钢铁工业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

国家环境保护钢铁工业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

一、工程中心简介

国家环境保护钢铁工业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是环境保护部建立的唯一钢铁工业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也是环境保护部迄今为止所建立的唯一涉及全行业、全要素的综合性工程技术中心。2010年2月10日环境保护部以(环函[2010]64号)批准以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简称“中冶建研院”)为依托单位建设。

图1 国家环境保护钢铁工业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

工程中心依托单位中冶建研院是我国环境保护、土木建筑以及工程材料领域的大型综合性科研机构,也是我国最早从事工业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的科研院所和国务院首批授予具有环境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资格的科研单位。2000年,中冶建研院为适应国家科研体制改革的要求,改制为公司制企业,隶属于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心本部现有员工近300人,技术人员占73%,教授级高级工程师37人、高级工程师59人,其中博士13人、硕士105人,专职研发人员60余人。专业涵盖环境工程、给排水、暖通工程、动力工程、环境科学、建筑环境与设备、矿物加工工程、机械、电气及自动化、材料学、结构工程、土木工程、工程与技术经济等21个专业,其中有7人持有各类执(职)业资格证书)。

工程中心具备包括环境工程甲级设计资质;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市政行业甲级设计资质;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甲级资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甲级资质以及环境监测计量认证合格证、建筑、生态建设和环境工程工程咨询丙级资质;并通过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综合管理体系认证。

图2 国家环境保护钢铁工业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具备的相关资质

二、核心技术与应用

工程中心在钢铁工业节水、污水处理和废水资源化利用,烟气除尘与净化、煤气回收与利用,钢渣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节能与低品质热源利用等涉及钢铁工业全流程的相关环境保护领域通过科研开发、自主集成、引进消化和再创新掌握了多种核心技术与装备,并迅速在实际工程中的到应用,实现新技术的产业化,设计和建设各类示范工程200余项,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项目涵盖冶金炉窑烟尘捕集与净化、烧结烟气脱硫脱销协同、第四代“OG”转炉煤气回收净化、干法转炉煤气回收、钢铁企业节水、总排口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焦化污水深度处理、钢渣处理与金属资源回收、钢渣尾渣粉磨与高附加值利用、环保系统运行节能与低品质热源利用、环保设施运行与排污状态监控等多个领域。

三、科研项目与成果

工程中心积极为国家和相关工业行业环境管理、监督与决策及技术进步提供支撑与服务,为环境监管部门提供科学有力的执法依据。

主持或参与了包括《钢铁企业综合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规范》、《钢铁行业焦化、炼钢、轧钢工艺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冶金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系列标准》、《道路用钢渣》在内的60余项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规范、指南的编制。

图3 国家环境保护钢铁工业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主编的相关标准、规范

承担了2011年度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钢渣“零排放”及资源化利用技术与示范研究,2014年度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钢铁行业烟粉尘排放特性及监控技术研究,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专项—重点流域冶金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产业化,国家环保部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运行管理专项——钢铁行业主要监控点及污染物研究;定期向国家环境保护部提供钢铁工业环境保护行业发展报告;为国家环保部编制了《关于对钢铁行业主要大气污染源实施在线监测及烟气净化设施运行状态监控的建议报告》、《钢铁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方法》、《钢铁企业拟设置在线监测及监控装置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情况分析表》;研发成功的钢铁行业大气污染源在线监测与烟气净化设施运行状态在线监控系统,对从源头遏止企业偷排,监控以及环保设施非正常运行等行为具有重要作用,为国家环境管理与环保执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成果转化及其环境服务

工程中心根据当前我国环保产业的总体发展趋势,依托中冶建研院按照市场化、社会化和多元化的原则积极探索保设施投资运营、环保设施托管运营及合同能源管理等多种环境服务模式,服务领域涵盖了钢铁生产流程中的烟气净化、矿渣、钢渣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及企业节水与供水安全等方面,已实施了包括钢渣“零排放”新余项目、九江项目,天津、珠海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西昌水处理运营项目在内的多个环保设施投资运营及环保设施托管运营项目,上述环境服务业项目累计投资已达到13.3亿元,在发挥环境效益的同时,给合作各方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此,工程中心被环境保护部正式列为国家首批环境保护环保服务业试点单位,要求工程中心将重点开展工业污染防治综合环保服务试点,内容涵盖污染防治设施投资运营、废物资源化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环境监测与监控服务等涉及工业环保领域的多个方面;探索多种服务模式下的项目融资方式、工作程序、考核标准、计费办法、法律责任与权利等。为推进我国环保产业发展和升级树立典范。

在技术推广转化方面,相关专利及成果已为企业创造的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如“熔融钢渣余热自解热闷处理技术与装备”已应用在宝钢湛江钢铁、越南台塑钢厂等近50余项工程;“低温烟气循环流化床同时脱硫脱硝除尘技术”已应用在兖矿南屯电力、宝钢湛江钢铁等百余项工程。

工程中心还与宝钢合作,投资12.4亿元建设宝钢湛江钢铁基地环保BOO项目;与此同时,还将根据国家环境保护的战略需求积极开展工业节能、环保设施运行状态与排污在线监控商业模式的探讨,发挥行业示范作用,为国家环境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参考。

图4 钢渣“零排放”新余项目

图5 西昌水处理运营项目

图6兖州聚源热电58MW锅炉配套低温工业烟气同时脱硫脱硝系统全景图

五、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33号

邮编:100088

联系人:孙健

联系电话:010-82227604

邮箱:hb7639@126.com

网站首页| 通知公告| 企业简介| 协会学会| 核心期刊| 企业邮箱| 联系我们
电话:8610-82228001 传真:8610-62225969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33号 邮编:100088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13号

京ICP证13042131号